2011年,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全域开放”战略,此后,成都在这条国际化的道路上加速疾驰。2014年的成都,世界500强入驻企业达到262家,大幅提升了经济外向度;78条国际(地区)航线辐射各地,与世界的距离大大缩短;驻蓉领事机构达到12家,成为中国领馆“第三城”;更成为全国第四个72小时过境免签城市、缔结国际友好城市25个之多。
进入海关工作15年来,李栋梁在成都海关的多个岗位上工作过,通关、旅检,再到现在的监管,他亲身体验了成都口岸每年成倍增长的出入境人数,也亲眼见证了成都进出口贸易近年来发生的历史性飞跃:海关监管货运量翻了10倍还多、监管航班架次增加3倍、报关单量翻番……
这些数字的快速增长,也意味着每天工作量的快速增加。作为成都海关双流机场海关监管科科长,李栋梁的工作时间早不是朝九晚五,已经变成了“凌晨1点下班才是标准时间”。但与此同时,海关的通关速度却还在不断提升,成都完善的口岸体系吸引着更多企业在此投产、更多货物在此进出口。
“7 24小时”承诺
海关科长李栋梁:早就没有朝九晚五的概念
2014年12月30日,元旦前两天。李栋梁又排到了值班,这意味着他又要凌晨才能离开机场货站,不过这种从早上9点上到凌晨3点的节奏,李栋梁和他的家人都已经习惯了。
算了算,这是李栋梁进入海关的第15个年头。刚入关时,他的工作朝九晚五,偶尔不回家吃饭还需要给家里打电话请假。但现在,他不回家吃饭已经成为常态,“凌晨一两点下班,不是经常,是天天如此。”
“现在,一些企业都是零库存,拿到订单才开始生产。”李栋梁说,刚到海关时,什么时候有哪些货入关都是早安排好的。但现在不一样了,企业接到订单后才在启动生产的同时开始报关。比如富士康,下午2点接到订单开始生产,同时报关,当天晚上产品就能运送到香港。这样的通关极速,正是李栋梁和他的同事们放弃休息才做到的。
近来李栋梁的工作时间从凌晨1点延长到了凌晨3点,“英特尔近来每晚都有货入关,因为销量很好,原材料每天都在运往成都。”李栋梁为成都商报记者做了一个时间加法,英特尔的货乘韩亚航空航班到成都,准点是晚上10点半左右,再卸货、理货整理出报关单后再验放,“怎么也得凌晨3点才能完成,而且这是在航班准点的情况下。”
不仅英特尔进口的货物,如今成都高新综保区内其他依赖航空运输的电子出口成品,必须尽快赶上当日或次日航班,才能以最快时间运达。因此,李栋梁等海关关员早就没有了朝九晚五的时间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没有明文规定、但大家都默默遵守的“7×24小时”通关承诺:有进出口货物,机场海关就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照单全收”。
据统计,近几年时间里,机场海关的货运量翻了10倍!机场海关的关口2013年一年通过的货运量就达到了17.1万吨。2014年,在全球外贸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成都进出口总额增速逆势上扬。数据显示,2014年前11月,四川进出口总额642.2亿美元,增长10.1%。
通关效率之变
货运量翻10倍 通关却只要一分钟
货运量翻10倍,关员却并没有增加10倍,李栋梁他们怎么忙得过来?除了加班,业务改革也“抢”回了不少时间。
记者来到李栋梁的工作岗位时,并没有看到想象中报关单满天飞的场景。他笑呵呵地告诉记者,2014年3月,成都海关全面启动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以前那种纸质的报关材料几乎看不到了。按照传统的通关作业模式,一份报关材料,包括报关单以及随附的发票、单证等,少则七八页,多则上百页,企业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准备单证,审单关员需耗费大量的精力进行单证审核。在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流程中,企业从申报到货物放行,所有纸质单证都转变为电子数据,通过网络就可以完成申报、通关全过程;审单关员也可以在海关计算机系统自动分拣功能的帮助下实现快速审单。据统计,无纸化报关单通关时效已缩短到1分钟之内。
李栋梁向记者表示,自己主要负责的另一项业务改革也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进出口新舱单切换。据悉,目前双流机场海关已完成25个航空公司、45个航班的进口新舱单切换工作,这样一来进口货物在飞机起飞前,双流机场海关就能接收到进口原始舱单数据,货物还没抵达成都就可以进行提前报关和缴税,待货物到达,就能直接放行。“我们这项业务改革的进度在全国关区可以说是走在了前列。”李栋梁有些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已经完成出口新舱单的切换工作,到时,企业通关将再次提速。”
四川全域通关
货物更多 海关监管车反倒更“闲”
工作中的变化还不止于此。
最新的数据显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已开通国际和地区航线78条,列中西部第一。2010年至2013年,成都国际旅客吞吐量在3年间的增长率高达155%。
作为航空第四城,成都的国际航线也越来越多,不少周边城市的货物都是通过这些航班来进出口的。“以前,这些货物都必须从机场海关转关,通过监管车运送到属地海关再报关。”李栋梁说,成都本地已经有了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落户,加上周边城市的货物运输需求,监管车的数量在他入关后的9年里飞速增加,整个成都关区有监管车600辆,10年左右的时间增加了23倍。但现在,这个情况又悄悄起了变化。
2013年起,成都海关开始推动四川通关一体化。这是李栋梁接触到的一个新概念,他的工作流程也因此而改变。“全域通”主要是根据进出口货物所走的最节约最科学的路线,设计了“区港联动”和“多点报关、多点放行”两种创新通关模式,取消了成都关区内两地间的传统转关手续,从而提高通关效率,简化通关手续,节约物流成本。
以前,如果绵阳的一个企业进口一批货物,货物抵达成都双流机场后,需要转关到绵阳,需要全程采用监管车运输。而现在,如果采用“多点报关、多点放行”通关模式,货物抵达双流机场后,绵阳的企业只用选择在绵阳本地报关,由机场海关关员在查验后便可以直接办理清关手续,无需再转关,由企业自行运输回厂。随着近日长江流域一体化通关的实现,成都海关更是已经进入了全域通关时代,货物可以在上海入关后使用自己的物流运输。
“你看,以后监管车的数量已经不能再直接说明海关的工作量了。”李栋梁有些得意地说,不仅如此,通关一体化后,企业还能节约不少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根据成都海关统计,采用通关一体化模式以后,中嘉汽车制造(成都)有限公司的通关时间至少缩短了一到两个工作日,每千克货物的运输成本减少了大约2元。按这家公司去年前5月进口货物总量2000多吨来算,光运输成本一项就节省了大概400万元。
“随着四川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成都海关的工作量肯定会越来越大,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满足企业的需求。这对于我们而言,既是压力,更是动力。”李栋梁说着,又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了,这时已经是夜间10点,“我要准备去接今天英特尔的货了。”